山东种业创新研发驶入快车道
导言:“2020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9.4亿斤,比上年增加1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上述好消息。2021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背后,山东种业创新力量功不可没。
“2020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9.4亿斤,比上年增加1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上述好消息。2021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背后,山东种业创新力量功不可没。
近年来,山东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5亿元,支持了161项良种工程项目。在良种工程支持下,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基本实现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全国45%),有力支撑了山东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设施果菜品种改变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替代进口率达80%以上,部分畜禽品种有望实现国外品种替代,重大育种基础研究实现点上突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事关农业产业的源头性、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作为农业科技大省,山东省一直在探索科技发力,推动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面对种业“卡脖子”的短板问题,从保障国家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产供安全出发,山东正在从三个方面发力: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山东正在科学编制《山东省“十四五”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这其中,组织省内外专家,深入调研山东省农业种业创新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
加大力度实施良种工程。目前,山东省已经连续27年支持实施农业良种工程,表现出对农业“芯片”研发的重视。今年,山东会扩大良种工程规模,每个重点领域遴选1—2个核心创新团队和领军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物育种加速器等各类育种协同创新平台,统筹省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持续稳定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加强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依托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团队,重点开展高通量、规模化、系统性的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筛选有价值的新种质,发掘分子标记及功能基因,建立现代育种技术体系,突破种子“卡脖子”技术。
来源:山东省科技厅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