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RSS

中国网圈网|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字: 创新产业央企创业国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湾区企业广州

广州东尼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雷格设计
御美养生美容
金煌装饰

调查调研

首页 > 调查调研 > 详细内容

大多数私家车车主计划下一辆购置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

2023/12/7 9:40:07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导言:绿色交通成为主流:安联世合的《出行心态洞察报告》揭示了让未来出行更环保的3种心态转变

  12月7日,安联世合发布了"心态洞察"系列的最新报告。本报告融入安联世合新出行和微出行业务全球合作伙伴负责人兼全球首席销售官Michael Maicher和纯电动方程式系列赛(Formula E)和纯电动越野系列赛(Extreme E)的创始人兼董事长Alejandro Agag的深刻见解,以及安联世合自有的舆情数据,就以下方面展开探讨:

  更环保的个人交通工具愈发受欢迎;

  从有车向用车的持续转变;

  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微出行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心态转变之一: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工具

  根据安联世合在10个主要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五分之三(60%)的道路使用者计划在下一次购车时选择电动车或混动车。[1]在年轻的有孩家庭人群中,该趋势更为明显:75%的26-40岁有孩人士可能在下一次购车时选择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优先考虑更环保的出行方式,但该报告也强调,要大规模实现环保出行,还需大胆的政策制定、进一步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革命性的规则创新等一系列推力。

  市场上的电动车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21年有450款电动车上市,为2018年的两倍。而报告强调,尽管公众需求旺盛,电动车的普及依然存在障碍,导致速度缓慢。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报告也指出,人工智能引领的电池技术革命有可能为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带来改善。

  心态转变之二: 从有车转向用车

  多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即服务(MaaS)产品都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因私家车92%的时间都处于未使用状态,共享出行的发展让出行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展望未来,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如机器人出租车)将为出行即服务领域带来革新,并让出行即服务得到更广泛的采用。

  心态转变之三:微出行成为主流

  报告中还探讨了微出行逐渐成为主流带来的影响。虽然电动滑板车、电动助力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但这些交通工具的兴起过程复杂,也不时引发争议。相关法规往往滞后于技术进步,巴黎等城市还采取措施限制使用这些工具。报告显示,公众意识也需要跟上:安联世合的数据显示,32%的人不知道使用电动滑板车是否需要购买保险。同样,31%的人不确定使用电动自行车是否需要购买保险。

  纯电动方程式系列赛(Formula E)和纯电动越野系列赛(Extreme E)的创始人兼董事长Alejandro Agag评论道:"电动车在过去十年经历了变革,既体现于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于公众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公众心目中,环境的改善并非全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同样重要。

  "近年来,我们在电动车赛车领域看到了技术的飞速进步,我非常期待看到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电池技术突破,因为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具备为电池密度带来革命的潜力。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一潜力,必将加速电动车的革新步伐。"

  安联世合新出行和微出行业务全球合作伙伴负责人兼全球首席销售官Michael Maicher补充道:"我们正处于出行方式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无论是购买电动车、使用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还是改变拥有和使用车辆的方式,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已发生重大变化。而要充分释放潜力,还需要做更多工作。

  "为了实现环保革命,大规模投入有效基础设施所起到的作用再强调都不为过。充电站不足尤其会阻碍许多人选择更环保的方式。为出行领域加大公共和私人投入将创造良性循环,加快技术变革步伐,让可持续解决方案更便宜且更具吸引力。"

  点击此处阅读报告原文

  [1]安联世合"顾客实验室"的专有定量数据库在2022年收集的数据来自对10个主要市场超过2.5万名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这些市场是: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

  消息来源:安联世合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姚小冰]
更多新闻,请关注
中国企业新闻网

标签 :

网客评论

关于我们 | CENN服务 | 对外合作 | 刊登广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新闻网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

粤ICP备12024738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