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世界乌龙茶与红茶发源之地,武夷山因茶闻名,也因茶而兴。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三年来,福州海关所属武夷山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三茶”统筹,服务武夷山市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特色茶产品出口,全力书写“小叶子”里的“靓名片”这篇大文章。
以精准服务助力茶企发展
武夷山地处闽北,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山区云雾缭绕,有利于茶树生长,这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优质的茶叶。武夷山海关依托地域优势,贴近地方特色产业,探索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让茶企更快获得备案资质开展出口业务,武夷山海关让指南“先行”,制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办事指南,详细介绍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让企业一次性了解业务办理要求,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严格落实“企业协调员”制度,多次派专业人员深入茶叶基地、企业实地走访,第一时间解决企业疑问。专人动态收集进口国茶叶标准要求,开展茶叶出口相关政策宣讲,指导企业合规合标生产,确保出口产品畅销海外市场。2021年以来,武夷山市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17家,新增出口茶叶面积达8164亩。
以技术支撑提升茶叶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充分肯定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让更多武夷山茶叶从业人员认识到绿色生态发展重要性,目前武夷山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
武夷山海关主动响应企业诉求,向出口茶企灌输绿色生态种植理念,提供茶叶种植生产“一揽子”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在通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单证、商品归类等方面的问题24条。指导茶企套种大豆、油菜等作物,结合太阳能杀虫灯、以虫治虫等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病虫害发生。开展植物疫情疫病监测,防控有害生物,规范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提升茶青品质。
同时,武夷山海关强化监管,督促出口茶企对照进口国标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原料茶青、生产加工过程、成品等关键点质量控制,建立茶叶出口质量的可追溯系统,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把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关,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武夷山海关还联合食安办、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机场口岸食品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在售茶叶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情况,全力保护茶企合法权益,强化对“武夷星”“正山堂”等知名品牌茶企出口引导,为茶企出口保驾护航。
以丝路连接助力茶叶出口
在世界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几乎每一帧都飘着武夷茶的芬芳。“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特别是源于武夷山的“万里茶道”,从17世纪起就成为欧亚大陆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
2021年6月,首趟载有闽北茶叶的“大红袍号”中欧班列顺利开行。武夷山海关充分把握班列开行契机,深入企业了解出口需求,鼓励辖区茶企开辟出口新通道。三年来,武夷山海关服务本地企业实现茶叶出口386票,货值1.51亿元。
同时,武夷山海关还积极支持企业参与“闽茶海丝行”“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福茶驿站”等活动,为海外交流提供便捷通关咨询服务,向世界友人展示武夷好茶,擦亮武夷茶的“金字招牌”,让武夷茶越来越有“国际范”,助力走出国门、飘香海外。
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青山绿水的灵魂,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茶叶出口不仅是商品的贸易,更是文化的传播。下一步,武夷山海关将持续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施策,常态化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聚焦提升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服务辖区茶企更好地弘扬茶文化提升影响力,繁荣茶产业提升竞争力,突破茶科技提升支撑力,助力武夷茶叶扩大出口,继续讲好武关人的“茶经”故事。(李向安、李燕芳/文)
文章来源:福州海关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