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灯,照亮孤独暮年——清江浦区居家养老服务温暖困境老人纪实
导言:在淮安市清江浦区姚湾马庄组的一间老屋里,75岁的马秀梅曾独自蜷缩在昏暗的角落。自儿子与儿媳相继离世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便深陷抑郁的泥潭,整日喃喃着“命苦”,连阳光透进窗户的缝隙都仿佛刺痛她的伤口。直到2025年初春,上海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助老员吴丽琴敲开她的家门,一场跨越孤独的生命陪伴就此展开。
在淮安市清江浦区姚湾马庄组的一间老屋里,75岁的马秀梅曾独自蜷缩在昏暗的角落。自儿子与儿媳相继离世后,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便深陷抑郁的泥潭,整日喃喃着“命苦”,连阳光透进窗户的缝隙都仿佛刺痛她的伤口。直到2025年初春,上海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助老员吴丽琴敲开她的家门,一场跨越孤独的生命陪伴就此展开。
初次上门时,吴丽琴面对的是一位拒绝交流的老人。马秀梅蜷坐在褪色的藤椅上,目光呆滞地盯着墙角泛黄的合家福照片,对吴丽琴的问候置若罔闻。“您看这床单旧得都磨边了,我明天带块软和的新布料来好不好?”吴丽琴没有急于追问,而是蹲在老人身旁轻抚被褥,像女儿般絮叨着家常。连续三周,她每天准时上门打扫房间、清洗衣物,临走时总“顺带”留下热腾腾的菜肉馄饨。渐渐地,老人浑浊的眼里有了涟漪。第四周某个午后,当吴丽琴擦拭相框时,马秀梅突然颤抖着抓住她的手:“他们都走了,留我一个老太婆还有什么活头……”压抑多年的泪水终于决堤。
发现老人长期失眠后,吴丽琴自费购置了安神药枕;注意到老人总盯着邻居家晾晒的碎花被套,她悄悄量好尺寸买来同款;听闻老人念叨儿媳生前做的荠菜饺子,她冒雨骑车五公里买回新鲜荠菜。这些细碎的温暖逐渐拼凑成照亮黑暗的光——吴丽琴的手机里存着78条凌晨时分的语音,那是马秀梅情绪崩溃时的求助记录。“吴姑娘,我梦见儿子说冷……”某日凌晨两点,接到电话的她顶着寒风赶到老人家中,像哄孩子般轻拍着老人直到天明。春去夏至,原本死气沉沉的院落重新焕发生机:晾衣绳上飘动着崭新的碎花床单,窗台上排着吴丽琴送来的绿萝,老人甚至开始给邻居分自己腌的糖蒜。
经过数月的陪伴,老人开始侍弄起院角的空地:“等开春种上茄子辣椒,你来了咱就吃新鲜的。”如今走进小院,常能听见老人爽朗的笑声混着收音机里的淮剧唱段,与从前判若两人。
马秀梅的转变并非偶然。清江浦区民政局通过“物质+服务+心理”三维帮扶机制,为全区21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仅涵盖助浴、助洁等基础项目,更将精神慰藉纳入考核标准,要求助老员每月至少开展2次深度心理沟通。正如上海天与智慧养老区域负责人所言:“我们服务的不是工时,而是人心。”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姚湾马庄组的小院,马秀梅正仔细擦拭着全家福相框。“现在每次看照片,心里是暖的。”老人握着吴丽琴的手轻声说。这双手,既托举起生命的重量,也串联起政策的温度——在清江浦区,越来越多“吴丽琴”正带着政府的嘱托走进千家万户,用专业与温情诠释“老有所依”的深刻内涵,让晚年不再是与孤独的抗争,而是一场充满期待的向阳之旅。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24小时热点图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