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亳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
导言:今年以来,全市扎实推进稳投资各项政策举措,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抢抓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全市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开局良好。
据亳州市统计局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全市扎实推进稳投资各项政策举措,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抢抓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全市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开局良好。
一、投资运行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增幅在经历前2个月短暂下滑之后重拾升势,延续了自去年上半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在全省范围内看,我市投资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增幅回升幅度、居全省位次均比前2个月明显提高;皖北六市中,增幅仅低于淮南市(7.6%),居第2位。
从产业看,投资结构稳步调整,二产投资占比持续提升。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0.6%,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2.8%,增幅比全市平均高15.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6.4%提升至4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下降1.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9.5%回落至54.7%。
从地区看,六个载体投资全面增长,地区间发展差异明显。分区域看,亳芜产业园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4%,是增速唯一超两位数的地区;谯城区、蒙城县投资分别增长8.5%和7.6%,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涡阳县(5.1%)、利辛县(5.1%)、亳州高新区(4.5%)三个地区投资增幅靠后。与前2个月比较,谯城区、利辛县、蒙城县投资增幅分别提高13.4、2.0和1.9个百分点,与全市投资趋势一致;亳州高新区、亳芜产业园区、涡阳县投资增幅则分别回落17.2、9.0和0.6个百分点,增幅与全市趋势背离。
全市及分县区投资运行情况比较 |
||||
|
增幅 |
与全市比较(百分点) |
对全市贡献率(%) |
与上月比较 |
亳州市 |
7.0 |
- |
100 |
0.4 |
涡阳县 |
5.1 |
-1.9 |
16.7 |
-0.6 |
蒙城县 |
7.6 |
0.6 |
26.3 |
1.9 |
利辛县 |
4.5 |
-2.5 |
10.5 |
2.0 |
谯城区 |
8.5 |
1.6 |
22.5 |
13.4 |
高新区 |
5.1 |
-1.9 |
10.1 |
-17.2 |
亳芜产业园 |
21.4 |
14.4 |
14.0 |
-9.0 |
二、投资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大项目稳定支撑。开年以来,我市落实“管行业管投资”,加强投资运行调度,建立行业重点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加快新招引项目落地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一季度,全市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不含房地产)投资增长9.0%,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0.5%,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7.4%。其中,亿元以上工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分别增长20.9%、13.2%,增幅分别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13.9、6.2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持续发力。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8%,增幅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1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动能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7.8%,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5.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66.4%。主要产业中,食品、电力器械、汽车等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分别增长334.8%、150.9%和129.2%,合计完成投资占全市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19.8%,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6.6个百分点。此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电网改造和新能源项目持续放量带动下投资增长18.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
(三)重点领域投资对全市影响更加积极。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同比增长10.2%,增幅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4.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1%,但降幅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收窄8.9个和2.6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由去年同期、去年全年的下拉4.9、5.1个百分点收窄至一季度的下拉0.8个百分点。
(四)超八成投资出自建筑安装
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长17.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5.8%,占比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下降43.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9%,占比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下降18.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6%,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三、投资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投资储备明显不足
一季度,全市新入库项目111个、计划总投资266.1亿元,均高于去年同期,但已签订合同额超5亿元项目仅7个,近八成新入库项目签订合同额不足亿元。同时,存续项目中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涡阳至蒙城段项目、古井贡酒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智能园项目、板集电厂二期项目等重点项目年内即将完工。之后,我市投资将处于新入库项目规模不足与存续大项目全面退出的双重压力。
(二)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
目前,全市投资过度依赖工业拉动,各产业共同支撑我市投资稳定增长的合力尚未形成。一季度,全市社会领域投资同比下降30.6%,增幅低于全市投资增速37.6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文化体育同比分别下降61.8%和12.5%。房地产降幅虽较去年大幅收窄但仍未改变下行趋势。工业投资虽保持高位运行,但自去年同期以来呈现增幅回落、拉动减弱的趋势。亟需补齐投资发展短板,力促我市投资持续稳定运行。
(三)项目到位资金持续下降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下降4%,增速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5和6.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下滑较大,同比分别下降48.7%和27.5%,到位资金不足将严重影响项目投资进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项目建设。一方面,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增后劲的重要手段,全面落实“管行业管投资”工作责任,完善项目前期工作配合联动机制和项目库建设,推进项目库分层次滚动管理,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和开工率,建立投产一批、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保证“项目链”不断节,确保新开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确保投资增长后劲的同时避免投资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要紧盯重大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分析调度、项目储备、督导问效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重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通过部门联动协调支持,对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等一体化跟踪,推动重大项目增量,确保新增项目早开工,增强投资后续增长力,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形成尽可能多的实物量。
(二)加强服务指导。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堵点问题清零行动,强化审批、用地、融资、水电气等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完工即验收”;确保已供地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另一方面,强化企业业务指导,市县(区)统计部门要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动态,帮助项目单位及早完善统计入库申报材料,确保项目及时入库纳统;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积极指导项目方准备投资凭证并据实上报,坚持“数出有据”,提高数据质量。
免责声明:
※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标签 :
相关网文
一周新闻资讯点击排行
客户服务热线:020-34333079、34333137 举报电话:020-34333002 投稿邮箱:cenn_gd@126.com
版权所有:企业网讯 运营商:广州至高点网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燕路353号保利红棉48栋1004